欢度端午 粽香欢乐

栏目:公司新闻 发布时间:2022-06-02
五月五,过端午,糯米香,挂菖蒲。
蓝坤集团祝所有员工端午安康~!

端午佳节

端午节又称端阳节、龙舟节等

是集拜神祭祖、祈福辟邪、欢庆娱乐和饮食为一体的节日

端午节源于自然天象崇拜,由上古时代祭龙演变而来

在此蓝坤集团祝所有员工

端午安康!

 

端午节放假通知

63日至5日(星期五至星期日)放假,共3天。66日(星期一)上班。

端午节放假期间,各部门要妥善安排好值班和安全、保卫、疫情防控等工作,遇有重大突发事件,要按规定及时报告并妥善处置,平安文明过节。

 

★节前安全技能训练



 

假期安全

出行安全

提前了解出发地、目的地最新疫情防控政策。合理规划旅游线路和时间,密切关注天气状况。

防疫安全

自觉遵守疫情防控规定,戴口罩、勤洗手,少聚集、勤通风,在公共区域排队养成“一米线”的好习惯。

消防安全

外出游玩时不在野草较多、树木繁盛、树叶堆积等易燃物聚集地或有防火提示的地方吸烟、野炊。

 

端午习俗

扒龙舟

扒龙舟-2.png

扒龙舟,是多人集体划桨竞赛,在我国南方沿海一带十分流行。传出国外后,深受各国人民的喜爱并形成了国际比赛。龙船竞渡前,先要请龙、祭神;如广东龙舟,在端午前要从水下起出,祭过在南海神庙中的南海神后,安上龙头、龙尾,再准备竞渡,并且买一对纸制小公鸡置龙船上,认为可保佑船平安(隐隐可与古代鸟舟相对应);闽、台则往妈祖庙祭拜。旧时人们祭祀龙神时气氛很严肃,多祈求农业丰收、风调雨顺、去邪祟、攘灾异、事事如意,也保佑划船平安。扒龙舟最早当是古越族人祭龙神的一种祭祀活动。在河姆渡遗址和田螺山遗址的史前文化证明,早在5000年至7000年前,就有了独木舟和木桨;龙舟最初原形是单木舟上雕刻龙形的独木舟,后来发展为木板制作的龙形船。

 

吃粽子

端午吃粽子.jpg

端午吃粽子是中华民族民间节日端午节的传统习俗。粽子,属籺的一种,又称“角黍”、“粽籺”、"古粽籺"、“筒粽”。其由来已久,花样繁多。

据传说,吃粽子源于春秋战国,人们为纪念楚国大夫屈原而逐渐流传下来。

据记载,早在春秋时期,用菰叶(茭白叶)包黍米成牛角状,称角黍”;用竹筒装米密封烤熟,称筒粽。东汉末年,以草木灰水浸泡黍米。晋代,粽子被正式定为端午节庆食品。时人周处《岳阳风土记》记载:“俗以菰叶裹黍米,……煮之,合烂熟,于五月五日至夏至啖之,一名粽,一名黍。”南北朝时期,出现杂粽。米中掺杂禽兽肉、板栗、红枣、赤豆等,品种增多。粽子还用作交往的礼品。

到了唐代,粽子的用米,已“白莹如玉”,其形状出现锥形、菱形。宋朝时,已有“蜜饯粽”,即果品入粽。元、明时期,粽子的包裹料已从菰叶变革为箬叶。

一直到至今,每年五月初,中国百姓家家都要浸糯米、洗粽叶、包粽子,其花色品种更为繁多。端午吃粽子的风俗,千百年来,在中国盛行不衰,而且流传到朝鲜、日本及东南亚诸国,已成了中华民族影响最大、覆盖面最广的民间饮食习俗之一。

 

挂艾草菖蒲

挂艾草菖蒲.jpg

挂艾叶菖蒲是中国民间节日习俗,在端午节以艾叶悬于堂中,剪艾力虎形或剪彩为小虎,贴以艾叶,妇人争相戴之,以僻邪驱瘴。用菖蒲作剑,插于门榻, 有驱魔法鬼之神效。

在端午节,家家都以菖蒲、 艾叶、 榴花、 蒜头、龙船花,制成人形称为艾人、艾虎,制成花环、佩饰,美丽芬芳,妇人争相佩戴,用以驱瘴。

民谚说:“清明插柳,端午插艾”。在端午节,人们把插艾和菖蒲作为重要内容之一。家家都洒扫庭除,以菖蒲、艾条插于门眉,悬于堂中。

在端午节布置种种可驱邪祛病的花草,来源亦久。最早的如挂艾草于门,《荆楚岁时记》:“采艾以为人,悬门户上,以禳毒气。”这是由于艾为重要的药用植物,又可制艾绒治病,灸穴,又可驱虫。五月艾含艾油最多,(此时正值文生长旺期)所以功效最好,人们也就争相采艾了。往往会在家门口挂几株艾草,由于艾草特殊的香味,人们用它来驱病、防蚊、辟邪。

民谚说:“清明插柳,端午插艾”。在端午节,人们把插艾草和菖蒲作为重要内容之一。“艾”,又名家艾、艾蒿,它的茎、叶都含有挥发性芳香油,所产生的奇特芳香,可驱蚊蝇、虫蚁,净化空气。菖蒲的叶片也含有挥发性芳香油,是提神通窍、健骨消滞、杀虫灭菌的药物。有关艾草可以驱邪的传说已经流传很久,主要是它具备医药的功能而来,如宗懔的《荆楚岁时记》中曰:“鸡未鸣时,采艾似人形者,揽而取之,收以灸病,甚验。是日采艾为人形,悬于户上,可禳毒气。”

从艾和菖蒲的作用可见,古人插艾和菖蒲是有一定防病作用的。端午节也是自古相传的“卫生节”,人们在这一天洒扫庭院,挂艾枝,悬菖蒲,洒雄黄水,饮雄黄酒,激浊除腐,杀菌防病。

 

端午节起源涵盖了古老星象文化、人文哲学等方面内容,蕴含着深邃丰厚的文化内涵。端午节在传承发展中杂揉了多种民俗为一体,节俗内容丰富,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先祖们追求“天、地、人”的和谐合一,讲究顺应天时地宜、遵循自然规律的思想,反映了中华文化源远流长、博大精深。

 

 

粽子飘香艾草芳,龙舟争渡闹春江。喝雄黄,佩香囊,欢声笑语迎端阳;风轻扬,福满堂,幸福生活万年长。端午恭祝各位自在悠闲,阖家安康!


上一篇: 没有了